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重庆坚持点面结合,鼓励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平台企业。
科思创首席商业官苏智雅(Sucheta Govil)表示,有了最新的质量平衡认证,我们能够直接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支持,减少碳足迹。通过逐步在生产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科思创向实现循环经济的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该标准适用于价值链的所有阶段,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可。作为向循环经济转型的一部分,科思创正逐步转向使用包括可再生原材料在内的替代性原材料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首份经质量平衡认证的模克隆RE系列聚碳酸酯订单即将于9月交付至电子行业。质量平衡是一种监管链方法,允许化石原料和替代性原材料在生产中混合,但在簿记中分开。通过质量平衡方法,替代性原材料被引入价值链,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具有规模经济的高效化工生产基础设施,从而加速塑料行业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MDI可用于生产硬质聚氨酯泡沫,后者作为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一直以来广泛应用于冷藏设备和建筑等领域。我们不仅仅获得了外部认证,也是在积极倡导使用更具可持续性的原材料,并将减少碳足迹的目标贯彻于产品生产、分销和原材料采购的方方面面。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4%,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
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四是消费品制造业盈利持续恢复。7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8.6%,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两年平均增长17.6%,比6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受通信及液晶显示产品市场需求较好、产品利润率提升等因素推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8%,比6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7%,加快9.5个百分点。
企业亏损面为21.4%,同比和比6月份分别缩小1.3和1.1个百分点。朱虹指出,7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六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超七成行业盈利规模超过疫情前水平。
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企业成本上升压力逐步显现,尤其是中下游小微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其中,受产品价格回升、同期利润基数较低等因素推动,化纤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71倍,增速较上月大幅加快;受益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家具、纺织、酒饮料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9%、13.0%、11.2%,继续保持恢复势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41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31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75.6%,其中,有22个行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比6月份加快(或由负转正)。
一是国外疫情持续演变,7月下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叠加汛情,工业企业效益继续稳定恢复面临考验。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在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2021年7月份,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生产总体稳定,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利润保持平稳增长。7月份,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3倍、50.9%,增速均比6月份加快;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4.1%、31.6%,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对工业利润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
其中,受新冠疫苗、防疫抗疫产品需求旺盛等因素带动,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0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两年平均增长61.4%,比6月份加快7.7个百分点。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4.8天。
从行业看,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企业销售较快增长以及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油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化工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4倍、2.16倍、2.11倍、1.07倍,均比6月份有所加快。五是单位费用保持下降,盈利能力同比提高。
朱虹强调,总体来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要看到,工业企业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7.2%,比6月份加快5.7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19.2个百分点。从17月份累计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比2019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工业企业单位费用保持同比下降趋势,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61.0%,其中,有18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4%,比2019年同期增长39.2%,两年平均增长18.0%(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比6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二是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有所加快。
六是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提升,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持续显现,工业企业单位费用保持同比下降趋势,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从17月份累计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比2019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受新冠疫苗、防疫抗疫产品需求旺盛等因素带动,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0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两年平均增长61.4%,比6月份加快7.7个百分点。一是国外疫情持续演变,7月下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叠加汛情,工业企业效益继续稳定恢复面临考验。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61.0%,其中,有18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
四是消费品制造业盈利持续恢复。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7.2%,比6月份加快5.7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19.2个百分点。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41元。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1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4.8天。
六是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提升,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二是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有所加快。
受通信及液晶显示产品市场需求较好、产品利润率提升等因素推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8%,比6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7%,加快9.5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企业销售较快增长以及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油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化工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4倍、2.16倍、2.11倍、1.07倍,均比6月份有所加快。五是单位费用保持下降,盈利能力同比提高。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4%,比2019年同期增长39.2%,两年平均增长18.0%(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比6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其中,受产品价格回升、同期利润基数较低等因素推动,化纤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71倍,增速较上月大幅加快;受益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家具、纺织、酒饮料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9%、13.0%、11.2%,继续保持恢复势头。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
7月份,采矿业、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3倍、50.9%,增速均比6月份加快;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4.1%、31.6%,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对工业利润增长的带动作用增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94%,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
朱虹强调,总体来看,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要看到,工业企业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31个行业实现利润增长,占75.6%,其中,有22个行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速比6月份加快(或由负转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